文/编辑:麒阁史观
本文所有内容均有可靠信息来源,详见文末说明。
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在处理中韩关系上,明显区别于其前任。与过去简单“跟随美国”政策不同,李在明更注重以国家利益为重,试图走出一条独立的对华路线。然而,近期韩国首尔爆发了规模庞大的“反华集会”,李在明对这些事件采取的放任态度,引发了许多中国民众的失望与不满。面对韩国政府的态度,我国驻韩大使馆也采取了强硬回应,明确表明立场,显示中方对事态的高度关注。
展开剩余83%那么,这次韩国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“反华集会”?面对这一局面,韩国社会应如何防范和化解类似事件呢?韩国当前所遇到的政治难题,根源很大程度上与其国内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。几乎每一届韩国总统都会遭遇青瓦台“魔咒”般的挑战。以前任总统尹锡悦为例,上台不久就陷入支持率暴跌的困境。其夫人卷入的丑闻犹如挥之不去的阴影,民间高达百万人的弹劾联署几乎让总统府岌岌可危。
面对如此压力,尹锡悦选择了向外寻求“敌人”,坚定倒向美国阵营,不惜激怒中国,采取强硬对抗立场。这种对外政策使中韩关系陷入严重紧张,双方贸易额大幅下滑,韩国曾引以为傲的对华出口一夜间回落至二十年前的水平,经济遭受沉重打击。回顾历史,早在2003年,卢武铉政府准确抓住中国经济腾飞的机遇,提出“和平繁荣”战略,推动双边合作,成功为韩国经济注入新动力,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。
如今,韩国经济遭遇放缓,部分反华势力趁机挑起矛盾,将国内问题转嫁于中国,导致部分民众将矛头直指中国。在韩的华侨华人以及中国公民因此成为直接受害者。他们的生活安全受到实质威胁,例如中餐馆外卖平台遭遇大量恶意辱骂,华人社区附近极右翼团体频繁骚扰,如同嗡嗡作响的苍蝇一般难以驱散。5月22日,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报道称,随着韩国总统选举临近,众多在韩中国公民纷纷表达出对人身安全的担忧,纷纷减少独自外出。
选举期间,一些韩国民众还编造“中国干涉韩国大选”的谣言,试图借此抹黑中国。对此,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明确回应:“遇到意外情况应保持冷静,及时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,避免与人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,保障自身安全,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权。”这一表态不仅戳破了某些人“装聋作哑”蒙混过关的幻想,也有力回击了毫无根据的“干涉”指控,提醒外界不要将自身的政治剧本强加于别人。
造成韩国当前局势的主要原因有二:一是国内亲美极右翼势力的强势存在,这批势力紧密依附执政党尹锡悦,是其外交政策最坚定的拥护者。通过持续制造反华情绪,他们不仅绑架了国家民意,还为总统的外交政策撑腰护航。二是美国的深度干预。美国对任何盟友试图实行“平衡外交”都极度警惕,尹锡悦政府的“倒向美国”策略正好符合华盛顿的利益。为了确保韩国紧紧站在美国阵营,美国甚至不惜直接介入,选举前后大力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。
中方在严正交涉的同时,保持了灵活态度,反复强调合作才是双方共同利益所在,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,既是警告也是善意提醒,试图为问题的和平解决留出余地。首尔警方已经加强了驻华大使馆周边的安全防护,这至少体现了韩方对中方关切的回应。
眼下,韩国正处在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十字路口。它可以选择任由国内政治投机与外部地缘博弈撕裂社会、拖垮经济,最终独自承担苦果;也可以展现真正的政治担当,控制极端情绪,站在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,重新调整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。李在明的智慧和魄力,将成为决定韩国走向的关键。
李在明清楚,面前的路布满荆棘。国内亲美极右翼如附骨之疽,利用民众对经济的失望情绪,借反华议题破坏其“国家利益优先”的对华政策。他们通过媒体夸大“中国威胁论”,造谣“干涉韩国内政”,逐步侵蚀民众对中韩合作的信心。同时,美国也不肯放松压力,不断敦促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,甚至以贸易优惠和军事保护作为筹码,逼迫韩国继续担当其亚太战略的前哨。
李在明深知,韩国无法承受再次与中国关系破裂的沉重代价。中韩贸易对韩国经济的重要性,犹如心脏之于人体。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,韩国电子、汽车、化妆品等多个支柱产业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。若双方关系恶化,这些产业将遭遇毁灭性打击,韩国经济会进一步下滑,民众生活也将雪上加霜。
卢武铉时期推行的“和平繁荣”战略,至今仍被许多韩国人视为成功范例,证明了中韩合作共赢的可能。这次的选择,是韩国政治智慧的考验,也是决定韩国能否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的关键。
新京报2025-07-09《一些人在首尔等地区举行反华集会游行 中使馆:已向韩方提出交涉》
环球时报2025-07-10《韩媒:捏造“中国间谍”信息,韩国网媒记者被送检》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